欢迎来到管城回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郑州市道德模范----胡光荣

  • 发布日期:2023-08-31 22:47:20
  • 来源:
  • 字体大小:
  • 打印: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原工会主席八十岁离休老干部胡光荣,精心侍奉照顾一百零一岁老母亲刘改枝的孝老敬老的事迹,被人们传颂着……

胡光荣生于1929年,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是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胡光荣在离休前兢兢业业为党,在不同岗位上辛勤工作四十余载,1990年从区工会主席岗位上离休;离休后做过区法院少年法庭陪审员、物价局义务监督员,多年来任管城区关工委副主任,他为社会和谐发挥着余热。尤其是不辞辛劳,精心侍奉、照顾母亲、孝老爱亲,使母亲长寿百岁的事迹为子女树立了家庭孝亲敬老的榜样,成为乡亲们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楷模。

1982年父亲80岁时去世,作为长子未能满足照顾、侍奉劳累了一生的父亲的要求,但他遵循“子不言父过”的古训,不论父亲如何发脾气自己从不与父亲顶嘴争理;父亲喜欢喝羊肉汤,他起大早骑车跑几里地买回来送到父亲手中,再去上班,父亲去世时自己尚未离休,没能整日陪父亲,心里总觉得对父亲没能好好尽孝,对不住自己那生前拥护共产党、热爱新社会的好父亲,对不住全力支持自己工作的好父亲,胡光荣总认为愧对了以家里有4位共产党员为荣的好父亲,父一生留下来的勤俭与孝德,使胡光荣把爱老表现在行动上。离休了现在有了时间,要精心照顾好母亲,让母亲健康长寿!要向亲手为母亲洗尿布的陈毅元帅和许世友将军这样大忠大孝的共产党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庭敬老孝老养老的美德,尽好人子的孝老爱亲的本分,他把上班时为国尽忠,离休后为母尽孝、关心青少年成长作为自己的人生新的坐标。

胡光荣时刻把母亲的衣食住行,冷暖喜乐,身体健康挂在心上。母亲饮食起居不能自理,家里全凭胡光荣刘娥英夫妻操持家务。说道胡光荣对父母孝顺,也影响着家里的人,他对寡居多年的岳母娘孝如自己的母亲,受到家属尊敬和好评,因此夫妇感情几十年恩爱和睦,所以老伴刘娥英对婆婆刘改枝老人也几十年如一日地尊敬孝顺。老人冬棉夏单的衣服和铺的盖的一应俱全,干净整洁。再说胡光荣还有残疾没成家的二兄弟也由胡光荣负担,所有鞋子、衣物、被褥几十年也都是由胡光荣与妻子刘娥英代劳操持的。1984年老母在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做白内障摘除手术,胡光荣每天行程十几里往返医院送饭,妻子刘娥英衣不解带地在病床前伺候照顾了婆婆半个多月,同一病房的病友直夸老太太有福气,孩子真孝顺,照顾得真好。1986年经过群众推荐,胡光荣的妻子刘娥英被《郑州晚报》评为《郑州市十大贤惠儿媳》之一,奖励了一台洗衣机。刘改枝老人90多岁头脑清醒,经常对孙儿们说:“要不是你们的爸妈,我早离开人世了!”孙辈几十口人在胡光荣的教育影响下,个个孝老敬老。胡光荣孝老敬老影响全家及乡亲。谁家婆媳不和都愿来与胡光荣夫妻谈谈,胡光荣调解婆媳不和等纠纷中,他为七里河村民树起了孝老的榜样。

胡光荣的101岁老母亲刘改枝老人从小就裹着封建小脚走路愈加不稳,端碗的手也抖得越来越厉害,老人的眼年轻时就患过眼疾,到了2002年前后,就只剩下能看见路的光了。从那时起,胡光荣就给母亲买了一辆高轮椅,让腿脚不便的母亲能坐着轮椅每天定时出来晒太阳,二孙女、女婿又为奶奶买了能坐在上面吃饭的低座轮椅,老人的起居饮食就慢慢地全靠家人来照料了。胡光荣曾在卫生部门工作,因此有一定的卫生保健常识。他和老伴与母亲共居一室,为的是白天夜里随时便于照顾母亲。母亲大部分时间卧床,长此以往老人的生物钟发生了紊乱,白天没精神,晚上却兴奋异常,一夜得起来好几次,不论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子女们知道父亲大冬天夜里披着大衣有时要起来七八次时,都心疼得掉泪,多次让父亲请个护工代劳,他都以自己还能干得动谢绝了。他把母亲睡的床及各样用具都摆放井井有条,一切以方便母亲为准。母亲的床高低合适,被褥宽大暖和,窗户光线好,自制的坐便器方便实用等。经常给母亲换洗衣服、洗尿布、挠痒痒,每天定时为母亲翻身、排便,有时候老人大便干结,拉不下来,还得用手去抠,减少老人的痛苦;每周为母亲擦身子,每天梳头、洗脚、洗头、剪指甲,每天三顿饭前都洗脸;长期以来,胡光荣和老伴根据母亲高龄老人基本卧床的特点,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的护理方法。胡光荣幽默地说:“中央有一套科学发展观,我和老伴照顾百岁老娘有一个“科学护理法”。胡光荣把老年营养、保健、生活规律及精神抚慰这套护理方法落实在对百岁老母的一言一行中。

胡光荣对母亲是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住的屋里还经常喷洒清洁剂,所以老人尽管已经卧床了七、八年,但身上没有长过褥疮,居住的房间里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针对老人日常摄入营养少,代谢迟缓和胃肠道功能退化的特点,胡光荣还运用自己从杂志、报纸上学来的保健知识给母亲买蛋白粉、贝立键片经常让母亲服用,日常饮食更是考虑到高龄老人的特点,汤稀稠适度加牛奶,菜要软烂好消化,冬天吃红萝卜、夏天吃茄子羔;主食以蛋糕和鸡蛋饼干为主,尽量增加营养。老人接近百岁这三四年,让母亲每日吃好三顿饭成了头等大事。母亲的手能拿东西,眼睛不好,老人听力也很差。胡光荣经常说这是老年痴呆症。儿媳刘娥英每天按时把饭做好,儿子就用勺子舀一口汤放一块儿馒头或蛋糕一勺一勺的喂,每顿饭就得吃半个小时。

就在这样亲切的、充满对慈母至爱的呼唤精神孝顺中,胡光荣离休以来每天都一口口地喂母亲吃饭。他说:1981年前慈母用爱心哺育我,现在我要百倍孝顺高堂百岁老母!履行一个老共产党员对父母之孝。

除了这些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胡光荣还很注重与母亲的精神交流,也就是注重精神赡养。母亲头脑清醒时,每次出门办事和回家,胡光荣都要附在母亲耳边告诉老母去开会了,回来又附耳说:“娘我回来了”,坚持“出必言归必告”。这不仅是尊重母亲,重要的是与母亲经常说家常话、体己话,兄弟叫啥,唤起母亲的远期记忆,也让孩子们在看望奶奶时多和奶奶说话交流。所以,虽然刘改枝老人大脑已萎缩多年,但由于胡光荣和老伴的精心侍奉,加上子女们的帮忙照顾,刘改枝老人这么多年不仅没有生过褥疮,连感冒都很少,听觉、触觉还可以,有时候还可以和儿子、儿媳妇、孙子们简单对对话。2009年村里进行大规模的房屋改造,胡光荣70多岁身体残疾行动不便,长期靠轮椅才能活动的二兄弟也进了村里的老年公寓,胡光荣和老伴就把照顾二弟的担子也承担了下来。四口人在一起吃饭,一起生活被七里河村传为美谈。

胡光荣年逾八旬与妻子精心侍奉百岁老母,照料二弟,不以为苦、为难,以此为乐,心态特别好,胡光荣夫妻整天显得乐观、豁达。他勤于学习,接受新事物不输年轻人。可能是长期照顾老母亲的起居饮食自己活动养生有素形成规律的缘故,胡光荣的身体也很健康,很少有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所患的各种慢性病,老伴刘娥英的身体也比同龄人的要健康。有人说你和老伴都过80岁了,早该有人照顾你们俩了。你们这样伺候老人太累了。胡光荣每逢听到这话,总是乐呵呵地说:“百善孝为先,孝不能等,孝是物质上的保证,顺是精神疗养。”孝就是要有爱心,顺就是要有善心、耐心。孝老爱亲是一个人的品质。我年纪再大,只要娘在,我就是小孩儿!80多了,还能照顾一百多岁的母亲,这就是我最大的乐事和福气!

胡光荣和老伴不顾高龄照顾百岁老母亲的品德和事迹为乡亲们称道,也为所在的十里八村弘杨了孝老敬亲的良好社会风气;村民们纷纷效仿起来,孝顺自己的老人;在胡光荣和老伴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子女和侄子、侄女们也都纷纷效仿,发挥各自的长处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奶奶;七里河村房屋改造开始后,两个儿子为照顾奶奶、父母和二叔,都在离四位老人最近的地方赁了房子,儿子、儿媳妇和孙子一有时间就到4个老人住的老年公寓里来照顾这位百岁老人。只要孩子们在,都尽量不让或少让胡光荣和老伴动手。胡光荣小女儿,更在每周六或每日都抽时间来父母这里给4位老人洗一周换洗下来的衣服、被单等,为奶奶洗头、洗脚、剪指甲,还常为几位老人添置时令衣物,购买可口的营养品,受到乡邻们的夸奖。其他几位子女和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们,也经常抽时间来探望他们的百岁奶奶,照顾老人。

胡光荣精心侍奉母亲,得到了子女和侄子亲属们的爱戴和尊敬,也博得了乡亲们的赞扬。2009年11月20日是百岁老人的100生日,胡光荣会集众亲友及村民,请了豫剧团唱了三天大戏,一来为一百周岁的刘改枝老人祝寿,二来答谢亲友和乡亲的关爱。七里河村党支部康书记在祝寿词中说:“一个人能做到孝顺老人容易,能教育一个家庭都孝敬老人不难,但一代又一代人孝老敬长我们仍要继续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为创建我们村文明和谐新风尚做贡献。刘改枝能活百岁,是儿子、媳妇、孙子们孝顺,谁家有百岁老人,这是他家的光荣,也是咱七里河村的光荣,我们村每年对60岁以上老人发补助8年了,因此,几年来七里河村没有出现不赡养老人的案件,这是我们学习胡光荣孝老敬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