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1923~2004),河南巩县人,原名张妙玲,自幼家贫,跟随父亲学戏,为族规所不容,不得已改名常香玉常香玉的丈夫陈宪章是管城区南大街人,常香玉说她是管城区的媳妇。
她具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加之勤学苦练,学戏不久便掌握了闺门旦、花旦、小生、武生等多种行当的基本技巧。9岁登台,13岁随名师周海水进开封演出,名震古城。在此后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常香玉突破陈规陋习,大胆进行艺术改革,将豫剧的豫西调与豫东调巧妙融合,豫西调用真嗓,豫东调用假嗓,要融合两派,自然真假嗓要统一,由此创造了豫剧真假声混合唱法,这是豫剧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与此同时,她还吸收兄弟剧种、姊妹艺术的语汇融入豫剧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豫剧的表现力,创造了常派艺术。其代表剧目《花木兰》《红娘》《断桥》《大祭桩》《五世请缨》《破洪州》等,不仅为河南观众喜闻乐见,还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大提高了豫剧传统艺术的地位她所创立的常派艺术既以激昂豪放的阳刚之美为主调,又不失细腻、委婉、含蓄:常派艺术具有符合时代需要的英雄品格,歌颂的是正义善良,弘扬的是民族美德既愉悦观众,又提升了观众的欣赏品位; 常派艺术质朴通俗,清新明快,让广大观众记得住、传得快、入耳、入目; 常派艺术具有极其鲜明的音乐形象,观众仅凭音乐唱腔即可分辨出人物的性格、年龄、喜怒哀乐:常派艺术声腔富于变换,表现手段丰富,形成了鲜明强烈的节奏,与当今观众的心理节奏相对应。她是民众喜爱的艺术,传之久远的艺术,成为我国民族声乐宝库中的一件瑰宝。
常香玉是一个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艺术家,每当国家有事、人民有难,她都会挺身而出。1937年,她才14岁,刚刚成名,得知巩县的学生读书有闲难,她就奔赴巩县,为巩县县立小学义演,此后为难民义演,为抗战义演。1951年,她从西安出发,南下广州,一路演来,180个日日夜夜,用演出的收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直到晚年,她还为北京亚运义演为扑救大兴安岭火灾义演。常香玉心系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者,慰问演出是她演出活动的重要内容。朝鲜战场、新疆边陲、福建前线、大庆油田,还有数不清的工车间、矿山工地、农村田野,都洒下了她辛勤演出的汗水。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2003年12月底,已是癌症晚期、年届八旬的常香玉,听说北京奥运会建筑工地的河南民工不能回家过年,她强忍病痛,让女儿搀扶着前去慰问演出。去世前夕,她在遗书上写道:“我的后代子孙都要记住: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常香玉大师一生实践着“戏比天大”“艺为人民”的誓言,她为自己喜爱的豫剧事业献出了一切。晚年,她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为培养豫剧新人呕心沥血、言传身教。1987年,她用承包一团演出的积蓄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促进了豫剧事业的发展。她为国家、为人民、为豫剧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香玉去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胡锦涛称她是“人民艺术家”。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说:“总书记称她是人民艺术家,是对常老师的很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