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管城回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列子

  • 发布日期:2023-08-31 15:34:19
  • 来源:
  • 字体大小:
  • 打印: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名御寇。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被称为“列子”,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

列子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10万字。现在流传的有《列子》,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现存8篇,即《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纳入小学语文人教版6年级下册教材。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中引用的典故“愚公移山”,即来自列子著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