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管城回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发布日期:2023-12-26 00:00: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字体大小:
  • 打印: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为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开拓了新视野、赋予了新动能。

  1.国家文化公园立足“国家”立场,融通有形和无形,是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的鲜活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打开了创新空间。

  国家文化公园正是在文化传承发展中不断创新的生动注脚。国家文化公园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第二个结合”,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一经诞生即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并具有鲜明的标志性、独创性、引领性,因而也成为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的一个鲜活例证。

  立足“国家”这一明确立场,全面形成体现国家意志、反映国家水准、代表国家形象、享有国际美誉的国家文化公园保护传承体系,是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中国方案。国家文化公园通过融通有形和无形,强调“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打造多元一体、多态融合、多姿多彩的多维文化空间:既是有形的特定开放空间,即瑰丽多姿的物理空间、形态丰富的地理空间、原汁原味的生活空间,又是无形的精彩文化空间,即灿烂宏阔的历史空间、深沉悠远的精神空间、厚重浓郁的情感空间;既让诗词歌赋、历史名人、典籍文献等文化形态活化传承于具象化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又赋予这一现实空间和生活场景以深厚文化底蕴和磅礴精神力量;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丰厚文物和文化资源,又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可以说,国家文化公园为中华文脉提供了空间力量,为文物保护创造了良好环境,为文化传承赋予了情感价值,为文化遗产注入了时代精神。国家文化公园所展现的中国文物、中国建筑、中国工程,所承载的中国故事、中国道理、中国文化,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宝贵财富,共同生动地展示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拥有强烈文化担当和高度文化自信的政党才会拥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新时代新征程上,在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应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放在第一位,对待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非遗民俗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担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凝聚人民力量,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得内涵更深、内容更活、形式更新、样态更美、效果更实、影响更大,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更好地展现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坚定性。

  2.国家文化公园深耕“文化”沃土,贯穿历史与现实,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工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文化主体性是事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问题。国家文化公园深耕“文化”丰厚沃土,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基于巩固文化主体性而创造的新概念、新空间、新动能,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一项基础工程。

  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强化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中走来,从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走来,从新时代伟大变革中走来。国家文化公园贯穿历史与现实,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见证这一伟大历程、承载这一厚重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文化场域;是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参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的“共创平台”。

  新时代新征程上,在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公园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上的重要作用,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人民群众在沉浸体验、日常生活中感悟中华文化之美好,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积极发挥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优势,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力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文化公园”为创作载体和灵感源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相互融通和创新表达,积极建构以“文化公园”为互动空间和精神纽带的新时代文化新样态、新内容、新场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国家文化公园着眼“公园”定位,连接中国与世界,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公共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

  国家文化公园着眼“公园”这一形象定位,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凝结中国智慧、绽放中国魅力、彰显中华文化底蕴,体现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文化建设上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向各国提供了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文明塑造的新路径,创造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连相通的新经验。世界可以通过中国国家文化公园这个窗口“看到中国”“感受中国”“读懂中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经验、思路和模式,可为各国提供借鉴参考。

  对内,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参与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新任务新期待;对外,承担着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重大使命。它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又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资源。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对外展示窗口,国家文化公园应塑造出柔软、亲和、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公众形象。建设一个把“硬”和“软”巧妙融合,把中国与世界有效连接的公共产品,这本身既是文化形式创新,又是话语体系创新,是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中国道理的柔性表达。

  当前,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一些国家的学者和媒体对中国形象、中国主张、中国理念的认知,容易受到西方视角影响,陷入西方设定的思维范式和话语体系中。要破除这一困局,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形象的柔性传播是一条可行路径。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世界人民的很多“共同叙事”,具有贯通“历史记忆”的独特作用,可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和创新提供丰富语料库、巨大流量池、充足活力源。例如,两千多年来,中国大运河一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不仅有力推动中国东西南北经济社会文化交流,而且连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往来。“运河”与“丝路”构成的开放系统,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共同发展、人民共享繁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直观生动地展现了这段历史,意蕴深远地映照了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时代,让人共情共鸣。今天,利用国家文化公园的“历史记忆”,融通“共同叙事”,进行“现代表达”,展现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开放自信、兼收并蓄的中国胸襟、中国气度,能够让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有利于形成温暖亲和的文化磁场,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感染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突出中国智慧、国际视野、时代价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强大感召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有力服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黎攀/广西日报社社务委员、副总编辑)